close

相信這是許許多多大四生的心聲
大學過了快完, 也該到了為自己未來打算的時間
有人說, 我要考研究所, 我想去補習, --OK, 補完了, 也考上了, 甚至到了研究所畢業
同樣的問題再次襲上心頭--未來在哪裡?

 

現在大學已逐漸高中化, 研究所大學化, 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但是潮流如此, 人就一定如此媽?  我想不是!
不是每個人都想讀研究所, 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研究所
相對來說, 有些人的志業就必須要具備碩士學歷, 所以他必須要去唸
以上等等問題都還僅止於研究所畢業前, 重點是畢業後呢?

大學考研究所不外乎三個理由
:
1. 為了升學而升學(大多數)
2. 興趣(非常少)
3. 未來職業需要(較少數)

這幾年經濟越來越不景氣
(也許是政治因素吧)
不時可以聽到新聞提到失業率升高的問題
耳聰目明的台灣大學生們當然也知道
這時研究所就像一個燈塔般的出現, 大家趨之若鶩的想再進去多享受兩年學生無憂無律的生活, 然而又有多少人會因為多了這兩年而為自己的前途多考慮兩年?
在我身邊也不乏不考研究所的朋友, 進一步思考後發現多半是社團人
真是個有趣的共通點!
原因不難理解, 社團人經過社團經營的洗禮, 對一些人事物比較有自己的見解, 對自己的未來當然也比較願意思考, 而思考的結果往往會產生不升學的決定
這是因為他們了解,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 多呆這兩年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頂多就是底薪比大學生高一點

有人會說
, 底薪比你高, 就是比你高阿, 很難追的上
會說這話的人, 很明顯的就是死讀書的書呆子, 連個商業週刊, 天下雜誌都懶的看
沒錯, 底薪比大學生高, 但他好像還忽略了能力這個武器
同樣是大學畢業後兩年, 一個具備環境適應力及快速學習力的人在業界已經累積了兩年的資歷, 一個在研究所混到一個碩士而且學會的只有魔獸, 世紀, CS
試問, 這兩位誰的未來前瞻性比較好?  誰以後賺的錢會比較多?
我相信答案會指向前者

拿寶石比喻
, 前者在大學時努力培養自己做人處事及人際溝通的能力, 讓他自己成為一顆鑽石原石, 畢業後逐漸琢磨, 越發光亮.  後者就在大學時整天不是讀死書就是玩網路遊戲(也不一定是宅男啦), 像一堆碳粉般沒用, 就算他經過了一番努力考上理想國立大學研究所, 充其量也只是成為人工鑽石, 終究不及天然鑽石那般有價值, 也不可能擁有天然鑽石被賦予故事及生命的際遇.

說了這麼多
  我只是想表達為什麼我不想考研究所的一些想法, 可能有些偏激, 大家看看就好
考不考研究所只是人生眾多選擇中的一個, 不會因為考或不考就決定你的一生, 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人生還是要靠自己創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有志者事竟成, 相信大家都能有光明的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xlin 的頭像
    jxlin

    Infinite Eclips-Blog

    jx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